在東方格調的華人經典畫者中,
「文盲可怕,美盲更可怕。」
背景:
吳冠中(1919年8月29日-2010年6月25日)
中國近代著名畫家。
杭州藝專畢業,而後獲教育部獎學金留學法國四年,於巴黎美術學院深造,同時在羅浮宮研學西洋美術史。
1950年回國後,在多處任教。吳冠中數十年間持續進行油畫創作,即使在文化革命中也未曾中斷。
1955年,吳冠中在清華大學建築系任副教授,教素描、水彩風景畫,在此期間畫出了一批清新、典雅、抒情的水彩風景寫生畫,
1974在吳冠中的繪畫歷程中是一個很大的分界點,在1974年前吳冠中只作油畫不作國畫,而1974年後吳冠中才開始同時創作油彩墨彩,他的油畫與他的水墨畫一樣在國際上享有盛名。
吳冠中在晚期曾將他過去多幅不滿意的作品銷毀,他不願意看到自己覺得不美的畫作四處流竄,他反覆磨練自己,以求更高的境界。對色塊變化的不懈追求、對筆墨方法的不懈推進、對心靈世界的不斷挖掘、對外物時空的不斷發現、對中西藝術語言模式的探索精神、對古今繪畫敘事理論的鑽研精神──這一切都造就了畫壇上具有旗幟價值的吳冠中。
他提出對中國傳統筆墨的質疑,試圖讓中國畫走出“筆墨中心論”,從而進入服從於畫面形式及內心表達所需的自由空間。他對傳統筆墨的繼承,並非直接的搬
用,而是精神實質的承傳。吳冠中一生奉獻於國畫的藝術探索,是將中國繪畫藝術推向世界的功臣之一。
創作手法:
吳冠中採用民族的構思、構圖與西方的寫實手法及形式美規律相結合,更致力於意境美,他的水墨風景往往是在寫生基礎上的再創造,幾乎每幅作品的創作中都有轉移寫生角度與地點,移花接木,讓這家的花出在那家的門上。他運用各局部的真實感構建虛擬的整體效果,這與印象派的寫生方式背道而馳。
但他並沒有忘記在巴黎的歲月,他將之與自己祖國的記憶融合成一張張風景畫,在藝術道路上自成一格。他是少數藝術家中,能同時游走於水墨及油畫兩種創作媒材之間,皆得心應手者。
通常吳冠中在自己作品中,極少題字,其所占畫幅之狹小,其字跡之隱、淡,是他的一種個人習慣,也是一種特色。其題材並不局限于傳統牢籠而事事物物皆可入眼、皆可入畫。在水墨創作中他注重空間結構及「形式美」,而油畫創作中追求的是「油畫民族化」,所以,在他的創作中,可見相同題材及構圖,卻因創作媒材的不同,呈現出截然不同風格的作品。
吳冠中因喜歡魯迅而開始描繪江南,並將魯迅的故鄉視為自己的故鄉,此題材自然也成為他畫中的最佳主角。
吳冠中在油畫中力求充分發揮油彩造型的特點,如色彩之多變,塊面之塑造,空間層次之豐富。國畫方面則是以線來勾劃眼中和心中景物。線,可以流暢、可以頓澀、可以滑潤、可以蒼健、可以挺秀、可以疏散,其重要的是貼切、生動、藝術地展現景物之美。
1975年是畫家重要的一年,這一年的作品色彩都比較明麗、輕快,形式亦偏具像,寫實。此後,吳冠中風格的江南水鄉、江南民居系列深入人心。
八零年代以來,他的作品大多以亮麗的色彩、縈繞的點與線為主要手法,同時實物與地貌的特徵越來越隱沒。整個作品流連於抽象與具象之間,表面上具有抽象表現主義的風格特點,實際上又處處散發著中國傳統水墨的詩情畫意。
總體說來,他的作品在風格形態上傾向抽像化,而在情趣格調上則是東方化的,前者是自覺的追求,而後者是自發的表現。
作品:
虎
竹園
水墨江南
嘈嘈皆鄉音(1996)
童年
青島紅樓(1975)
水田(2002)
風景畫對於吳冠中來說,不僅是避開那個被批鬥的年代的歸宿,更有較大的空間,發洩自己的感情、思維以及形式。吳冠中的油畫寫生具有別具一格的風格與韻味,而無論是城市風景還是自然山水之間,潛藏著細微的色彩變化和生動的筆觸,其中包含著中國傳統意象的線條變化,也連接著西方表現藝術中交錯重疊的色彩構成形象。畫家將藝術經驗中的關於形式語言的自由創造注入其中,使畫面的傳統寫生的主題變成為圖形與色彩組合的新創作主題,實現藝術語言的新架構。
黑、白、灰是江南主調,也是吳冠中的作品銀灰主調的基石,他的畫面基本上排斥陽光與投影,但在整體畫面上卻又不是全然的黯淡,反而在那灰色中看到了明亮,西方和東方在他的筆下結合在一起,油畫與國畫有了新的詮釋。
他對生活的事物都有很細微的觀察,尤其那段下鄉勞改的日子對他的創作有很大的影響,那段時光更讓他體認到美盲才是最可怕的事。
雙燕(1981)
秋瑾故居(1988)
憶江南(1996)
由這三張相隔十幾年的畫,可體現吳冠中藝術創作的一個過程--由具象慢慢演變到半抽象再至抽象的過程。
對吳冠中而言,繪畫本身就是語言,形式的語言。
當你靜下心來,摒除雜念,凝神注目於它,你會發現,在你眼前飛舞著許多靈動的生命;然後,在紛紜的色塊和筆墨中,各種抽象到畸形的人面和肢體也呼之欲出,這是抽象的力量。我們在欣賞一幅圖畫的同時,又是在聆聽先生親口為我們講述那一段離奇和略帶驚恐的傳奇,感受那真實卻又只能去想像的一種身臨其境。
背景:
朱德群(1920年10月24日-)是華裔法國畫家,是法蘭西藝術院中的第一位華裔院士。
「我的藝術之根和源在杭州藝專。」考進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,當時的杭州藝專的學風是最具現代主義前衛理想的法國學派。林風眠為當時的校長,他主張中西畫不分科,教學以西畫為主,但學生都必須修習中國書畫,朱德群初步體悟到西方現代藝術與中國傳統藝術之間相通的思索。1955年,朱德群到巴黎定居,因觀賞畫家斯塔耶爾(Nicolas de Stael,1914-1955)的非具象繪畫展覽,內心大受衝擊,自此他的創作風格產生轉變,開始嘗試抽象繪畫,從寫意繪畫傳統走向自己的抽象。他從斯塔耶爾的畫中感受到「表現自由」的信念,擺脫有形物象的束縛,開始探索自己內在的潛能。
創作手法:
在油畫創作中,朱德群將中國水墨畫和書法的技法融入油畫創作,用油彩畫出中國水墨畫的精神,使油彩表現出水墨潑灑的效果。水墨的自由揮灑和渲染效果啟發他將油彩稀釋,讓油彩的線條和筆觸有墨水暈染的展現。他的畫作中常用色塊堆疊,流暢的線條,色彩豐富且明暗對比強烈。
他以畫筆描繪出自然界裡透明的空氣、清涼的水氣、游移的風、急速的湍流與初降的瑞雪等無形的生命,以既誇張又抒情的手法表現出強烈的印象,同時兼具夢幻與戲劇性效果。
作品分析:
他的繪畫風格有著貫通中西的藝術表現與精神理解,帶有東方色彩的抽象作品展現出個人獨特風格。吳冠中曾經讚美:「遠看西洋畫,近看中國畫」。
1960年代的作品中他多以單一色作背景,運用闊筆與快筆揮灑出寬、窄、厚、薄的線條於畫面上;1970年代的創作受林布蘭用色與明暗處理的影響,但他運用類似中國「飛白」意味的筆法以及白色塊或其它淺色塊的搭配,有著行雲流水般的優雅流暢;而中國書法的俯仰、頓挫與縱橫均可見於1980年代中的作品當中;進入1990年代後,朱德群的作品更加接近中國的繪畫傳統,當中注重宇宙變化並探討人與自然的關聯,有些作品的標題甚至包含了這些元素。
《構圖No. 166》,90x146 cm,1964。
淡色暈染的背景有中國山水畫的意象,筆刷橫掃過,切割出上下的空間,下方像是海水到映出山巒景色。飛動的細筆部分像是風吹拂、搖曳的韻律,整幅畫面呈現水天共一色的風景圖式。彩度較高的紅、藍、綠等色塊,為單色圖畫增添顏色,使得畫面結構更有層次感。
《雪霏霏》,200x400 cm,1990~1999。
是朱德群的雪景系列中最重要作品之一;因為受到阿爾卑斯山覆滿白雪,當雲霧彌漫時層次分明而充滿變化所感動,便畫下這幅畫。畫面中的留白比照了中國山水畫的形式,豪邁和流暢的筆法表達了阿爾卑斯山的雄偉壯闊,其中點綴者白色點和色塊,讓人想像白雪皚皚的情景。
《瑞雪》,70x96 cm,2001。
構圖以顏色的深淺表現出遠景和近景,背景呈現水墨的暈染效果,黑色的流暢線條好似以中國書法的神韻,其中顏色較明亮的部分也提升了畫面的層次感。整個畫面灑上白色點,像是在說明這幅畫的主角,從天而降的第一場雪。
《復興的氣韻》,730x430 cm,2003。
在創作這幅巨大作品的時候,朱德群聽著貝多芬的《田園交響曲》,那種自然、抒情的旋律給他帶來靈感。他想要讓畫作有音樂的節奏和韻律,成為一種無聲的音樂。
畫作中運用大量色調變化出音樂律動與節奏,畫面中央用暖色系的色塊及較亮的背景顏色組成音樂的主旋律,也是畫面中光的來源,散射至外圍較細膩氣氛,代表著沉穩低音部和基底音色,整幅畫就好像一首交響曲。
背景:
1921年2月,趙無極於北京出生,為 7 個小孩中的長子,出生半年後,隨父親返回工作地上海郵政儲蓄銀行南通分行居住,期間被爺爺趙紹甫多次帶著往返故鄉鎮江丹徒大港和南通,直至完成初中三年教育。在鎮江丹徒大港趙氏家族有不少字畫收藏,趙無極對米芾的一幅真跡最感興趣,趙10歲時(約1931年),族中的一位叔叔,從巴黎帶回很多明信片,有許多西方的油畫,趙尤愛其中米勒的《天使》,他從此便喜歡繪畫,也獲得父親與長輩的認同。1935年趙無極通過考試進入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(簡稱杭州藝專)就讀,學習繪畫,師從吳大羽、林風眠,同年結識了同為杭州藝專學習音樂的謝景蘭,吳冠中、朱德群為趙的學長。
1948年2月,趙偕妻子謝景籣剩船遠赴法國巴黎深造,選擇巴黎是因為他喜歡印象派畫風。2夫婦倆於藝術家聚集的蒙帕納斯區,選擇了穆林-瓦特路上的一家旅館住了下來,與著名雕塑家阿爾伯托·賈科梅蒂為鄰。
趙無極曾參加法國五月沙龍、義大利威尼斯雙年展等展覽,開始擁有名氣。他的作品在100多個國家舉辦展覽引起轟動。
2011年之後偕妻子定居瑞士。2013年4月9日下午因病醫治無效在瑞士沃州逝世,享年92歲。
風格:
將西方的抽象繪畫方法和中國畫寫意畫法的空靈意象融合到一起,他說: 雖然我入了法國籍,但我的創作源泉在中國,本身骨子裡的東西,還是中國人的,這應該是最重要的。
研習意大利、荷蘭和法國的古典繪畫,並深受畢加索、馬蒂斯和克利等西方現代派藝術大師影響,創作以人物和風景為主的具象油畫。
自1954年起,他的繪畫轉入抽象,類似於甲骨文或鐘鼎文的抽象符號。
20世紀50年代後其創作可分為兩個階段。第一階段是60年代和70年代早期。作品多以黑、褐等暗色為基調,筆觸激烈,充滿力度,畫面極富運動感,70年代中期以後,趙無極繪畫進入另一階段,其油畫技巧日臻嫻熟,色彩變得艷麗明亮,畫面更側重對空間和光線的追求,蘊含天地水火等種種大自然的要素,更具有風景的意味,氣氛越來越平靜。
1959年後,他的作品進一步擺脫具像性、描寫性和情節性,更直率地表現精神和情感。他和許多抽象表現派畫家一樣,喜將大幅畫布鋪於地面作畫,在無拘無束中盡情揮灑。趙無極深受祖國文化熏陶,作品始終洋溢著東方氣息,講究氣韻。
創作手法:
將油畫畫成寫意畫的效果,用稀薄的油彩潑墨,乾澀的筆法皴染。
有東方山水畫的流動感跟靈美(富有詩意) ,但又有西方油畫的筆觸跟大方在,每一筆都非常的豪邁,感受的到運筆之間的力量。
大多數的畫作中都蘊含了黑白兩色,同時也穿插了其他明亮的顏色,色彩跟色彩之間並無強烈的分割線或對比,而是以一種朦朧的方式混合。
作品: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